一、紙張設置:
小冊子不宜過大,我們打算把小冊子制成B6幅面的,因此,選擇用B5紙進行折頁打印,B5紙對折后正好是B6幅面。執(zhí)行“文件|頁面設置”菜單項(也可以雙擊頁面左上角的空白處),打開頁面設置對話框,在“紙張”選項卡設置紙張大小為B5??傊?,選用的紙張大小正好是小冊子大小的2倍。
二、邊距設置:
選擇“頁邊距”選項卡,將上下左右邊距均設置為20mm,裝訂線位置為內側,不可更改,裝訂線寬根據需要進行設置,頁數不多時可設置為0。
三、折頁設置:
“多頁”下拉框共有3項:
・普通:不折頁。
・書籍折頁:折頁打印,小冊子從左向右翻閱。
・反向書籍折頁:折頁打印,小冊子從右向左翻閱,就象古籍閱讀順序類似。
這兒我們選擇“書籍折頁”。這時紙張自動設置為橫向,同時下面出現(xiàn)“每冊中的頁數”下拉框。
由于構成小冊子的每張紙都被分割成左右兩部分,而且雙面打印,因而每張紙上共有4頁內容,因而每冊中的頁數都是4的倍數,如4、8、12等。如果頁數不多,可選擇“全部”,如果頁碼很多的話,就要分冊打印,例如要把1-32頁為第一冊,33-64頁為第二冊,以此類推,然后再將各冊摞在一起進行裝訂,就可以將每冊中的頁數設置為32。
單擊確定,頁面設置就算完成了。
五、內容錄入:
制作封面,并將所需內容錄入,并插入目錄。順便說一下,內容錄入盡量放在頁面設置、格式設置完成之后,特別是在有圖片、文本框或其他對象的情況下,如頁面設置不合適,需重新調整的話,容易造成版面混亂。
六、頁碼設置:
根據我們的習慣,封面不設頁碼,目錄頁碼從1開始,正文頁碼也是從1開始,在wps文字中,每一節(jié)內的頁碼可單獨設置,因此可以通過在封面與目錄之間、目錄與正文之間分節(jié)來實現(xiàn)。
因為封面、目錄、正文不在同一頁上,因此需插入“下一頁分節(jié)符”。插入分節(jié)符的方法是,將光標定位在要分節(jié)的位置,執(zhí)行菜單項“插入|分隔符|下一頁分節(jié)符”即可。
分節(jié)后就可以插入頁碼了。執(zhí)行菜單項“插入|頁碼”,彈出“頁碼”對話框。在“高級”按鈕上單擊,對話框就會擴展成高級模式,“高級”按鈕變?yōu)?ldquo;常規(guī)”按鈕,再次單擊對話框就會恢復到常規(guī)模式。
在對話框中,將對齊方式設置為“外側”,“頁碼編排”選中“起始頁碼”,后面的文本框自動填入起始頁碼為1,按“確定”按鈕,頁碼就插入到各頁中了,而且封面、目錄、正文這三部分均從第一頁開始,而且奇數頁的頁碼在右側,偶數頁的頁碼在左側。
但有一點是不符合我們要求的,我們習慣上封面是不設置頁碼的,而實際操作會發(fā)現(xiàn),我們沒辦法使封面不顯示頁碼(頁碼應用范圍設置為“應用于本節(jié)”時會出現(xiàn)會提示“您的操作不能僅僅應用于本節(jié)”),原因在哪兒呢?
原來,在插入分節(jié)符時,默認前后兩節(jié)的頁眉與頁腳設置是相同的,不會獨立設置。但我們可以通過設置使前后兩節(jié)的頁眉或頁腳可以獨立設置,方法是,執(zhí)行“視圖|頁眉和頁腳”進入頁眉頁腳編輯狀態(tài),將插入點放在后一節(jié)的頁腳(或頁眉)——本例中要將插入點放在第二頁的頁腳中,然后單擊“頁眉頁腳”工具欄上的“同前節(jié)”按鈕,就會使頁腳(或頁眉——本例中是頁腳)相對前一節(jié)獨立了。這時,將封面的頁碼刪除就可以了。
七、打印設置:
執(zhí)行菜單項“文件|打印”或單擊常用工具欄上的“打印”按鈕,或按快捷鍵“Ctrl+P”,彈出打印對話框。將右上角的“手動雙面打印”復選框打上對勾。